奥思首次发布「记忆钉+认知锤」品牌传播方法论

——由奥思及贺大亿原创提出,重构品牌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心智打法

在品牌传播愈发碎片化、传播周期愈发短促的今天,很多企业陷入一个共同困境:

“做了很多内容,却没人记住品牌。”
“投放渠道越来越多,但用户心智越来越弱。”

面对这一行业痛点,奥思创始人、品牌营销操盘顾问贺大亿,首次正式提出并对外发布一套原创品牌传播方法论:

「记忆钉 + 认知锤」——打造可沉淀、可增长的社交资产体系

这套方法论,历经十余个消费品牌、百余个社交项目的实践与验证,最终沉淀为一整套适用于新消费品牌、快消行业、连锁餐饮、社交传播场景的系统化传播模型。

01

方法论缘起:品牌传播的“失焦时代”

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当下,品牌的真正护城河,不再是“谁能花更多钱做广告”,而是谁能在用户心中,占据一个“被反复想起”的锚点。

市面上的品牌营销策划,大多只关注“曝光”和“内容”,却忽视了传播本质:让用户“记住你”并“相信你”。

为此,奥思提出并落地的这套方法论,正是为了解决以下核心问题:

  • 用户看了内容,但不记得品牌
  • 内容投放完,资产无法复用
  • 品牌主张发不出去,或传到用户那早已变形

02

方法论核心:记忆钉 × 认知锤

「记忆钉」:用户对品牌的第一锚点

记忆钉是一种“低成本、高记忆度”的品牌入口。
它可以是一个词、一句口号、一张视觉图、一段典型场景。关键是:

  • 一眼就懂,一提就想起,一用就能传播。
  • 它必须简洁、独特、可迁移,能跨平台、高频次出现。

例子:
「怕上火,喝××」
「小饿小困,喝××」
「比小红书更懂你的穿搭助手」
都是经过策略打磨的“记忆钉”。

「认知锤」:反复强化、砸入心智的节奏系统

品牌要真正“占据心智”,不能靠一锤定音,而是要形成连续出击的“锤打系统”。

我们提出“认知锤”概念,强调品牌需要构建:

  • 重复性表达机制(统一口吻+统一符号)
  • 节奏化传播排布(阶段锤打、平台协同)
  • 多场景打点(内容、口碑、社交资产融合)

认知锤不是“创意”,而是一种战略性认知投放。

03

方法论价值:让品牌传播回归“资产化”

传统投放思路是:
一波投放,一次性流量,一次性费用。

而“记忆钉+认知锤”则是:
打造可反复使用的资产级内容,沉淀用户认知与品牌价值。

通过这一模型,我们可以帮助品牌构建:

  • 统一识别系统(视觉+话语+场景)
  • 可复用的内容资产矩阵(内容不是一次性,而是“内容资产”)
  • 长期心智增长体系(从看见,到记住,到主动转发)

04

方法论首发声明

「记忆钉+认知锤」为奥思及创始人贺大亿首创提出,
为品牌传播领域原创方法论,已启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计划,
并将以系列文章、案例研究、专业出版物等方式,在公司官网及官方社交账号等渠道,陆续对外公开发布。

05

传播终究是认知战

在社交平台主导品牌传播的今天,品牌不该再把内容当“消耗品”,而应把每一次传播,当作一颗颗“记忆钉”、一次次“认知锤”的落点。

而这,正是「记忆钉+认知锤」方法论的意义所在:

让品牌传播变得更有方向,更有沉淀,更有复利。

最终解释权:归属奥思互动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

2025年7月30日

相关新闻